沙盘游戏(心理治疗法)
编辑: 时间:2018-07-14
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沙盘游戏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灵性与自性化的)发展。
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基础是中国文化,沙盘游戏治疗的最重要基础也是中国文化。荣格以及卡尔夫本人,都对中国文化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其心理学体系的最重要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
1来源
多拉·卡尔夫(D.Kaoff) 1904年12月21日出生于瑞士。1944年,通过孩子之间的交往,卡尔夫认识了荣格的女儿莱格特(Get Jung-Baumann),并保持着终生的友谊。通过格莱特的介绍与安排,卡尔夫认识了荣格。1949年,作为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卡尔夫开始了她在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院6年的学习,并由荣格的夫人爱玛·荣格为其进行心理分析。为了靠近研究院方便学习,她买下了昭里孔(Zollikon)的一栋古老的房子。该房子始建于1485年,庭院中有着美丽的喷泉,“沙盘游戏”有了一个理想的出生地。卡尔夫让荣格的儿子皮特·荣格来帮助装修房子。皮特是一位建筑师,并带有心理分析的灵感。装修后的房子让荣格本人都十分羡慕,并开玩笑地说要和卡尔夫互换彼此的房屋。
多拉 卡尔夫1954年,卡尔夫参加洛温菲尔德在苏黎世的讨论,深受启发,也由此引发了一种内在的梦想,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心理分析的方法与途径。于是,卡尔夫决定去伦敦跟随洛温菲尔德学习其“游戏王国技术”,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荣格。荣格回忆起他自己曾在1937年听过洛温菲尔德的有关报告,并且同样有着深刻的印象,于是对卡尔夫的计划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1956年,完成了苏黎世荣格研究院所有课程与要求的卡尔夫,由于没有大学文凭,不能获得荣格心理分析家的资格。于是,卡尔夫写信给洛温菲尔德,前往英国伦敦洛温菲尔德的论据开始了她的“游戏王国技术”的学习。在此期间,卡尔夫还从师于维尼考特一段时间。英国的荣格心理分析家,以其儿童发展理论而著称的麦克尔·弗德汉姆,承担了对卡尔夫的指导。一年后卡尔夫从英国返回瑞士,她把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相结合,也致力于把东方的思想融会以更为有效的儿童心理治疗实践中。为了区别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卡尔夫用了“沙盘游戏”来命名自己的理论与实践。
2寓意
“沙盘游戏”(sand-tray and sand-play)的名称给了三个“关键词”:“沙”、“盘”和“游戏”。首先,儿童喜欢沙,似乎是对沙具有某
种出乎天性的情感。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里都有“玩沙地”和“玩水池”,同样是一种天的沙的游戏。两个盘子,一个盛沙,一个盛水。洛温菲尔德开始的时候就这样做了。卡尔夫改造后的沙盘,两个都加上沙子,但其中一个用做“干沙游戏”,另外一个则可以加水进去,被称作“湿沙游戏”。湿的沙盘更容易玩出搭建城堡、挖洞建桥等游戏效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而,游戏中包含着天性的恢复和阻碍,于是,也就能在游戏中得到治疗与治愈的条件和机会。
3游戏应用
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体系,尤其是作为心理分析技术与艺术和表现性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的主流发展,沙盘游戏被广泛地运用在了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EAP,以及专业心理分析的诸多领域;尤其是沙盘游戏与学校心理教育的结合,在我们国内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沙盘游戏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心理诊断与综合性心理评估;各种心理压力、紧张和焦虑的辅导与缓解;各种心身疾病的专业性心理分析与治愈;同时,沙盘游戏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教育技术,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人格发展,艺术表现与创造力的培养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来访者获得以自性化为目标的人格发展与心性完善,感受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
1.1沙盘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应用沙盘游戏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特别适合儿童,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沙盘游戏的一个良好适应证。PTSD是指儿童遭受严重的创伤性体验后出现的持续性焦虑状态,是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性患疾之一[3]。创伤指的是灾难性事件,包括各种各样的虐待或天灾人祸等,这种创伤经历特别是受虐经验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难以承认,更难以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沙盘游戏疗法能为儿童提供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在这里儿童通过象征、隐喻的形式不仅可以再现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情景以帮助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宣泄出与创伤经历相关的复杂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Grubbs对沙盘游戏运用于******待所致PTSD儿童的疗效进行了探讨,发现沙盘游戏是创伤愈合与转化的强有力的媒介,在沙盘游戏中,这种儿童显示出释放他们的创伤以及逐渐愈合的过程。Louise[5]对56名4~5岁遭遇海啸后的PTSD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经过4个月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获得了积极有效的转变。沙盘游戏对儿童品行障碍也有着良好效果。品行障碍是指在儿童少年期反复、持续出现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行为。
沙盘游戏能为此类儿童提供发泄愤怒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和攻击性的行为物化地演示出来,从而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台湾的施玉丽等[6]用沙盘游戏疗法对1例对立性反抗疾患的儿童进行了疗效研究,发现沙盘游戏可以让儿童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并宣泄负性情绪、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并使他们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陈静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进行了探讨,选取了30名行为问题的儿童,随机分为5组进行团体沙盘干预,经过8次(每星期1次)的沙盘游戏治疗,这些儿童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儿童沙盘作品的主题、Conners行为量表前后测分数以及老师家长的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得以体现。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明显缓解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张利滨等[8]对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1次/周,50 min/次;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SCARED)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SCARED量表焦虑总分和EPQ量表N分量表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提示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并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说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
沙盘游戏对一些儿童神经症,如遗尿症、厌食症、运动性抽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等同样有着积极效果。国内部分学者对沙盘游戏在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也进行了探讨,证实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着积极作用。由上可见,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手段,有着广泛的临床适应证。
1.2沙盘游戏在成人心理治疗的应用随着沙盘游戏理论和实践的日趋完善,沙盘游戏的治疗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儿童,而被广泛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沙盘游戏能有效地治疗成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边缘型人格障碍、药物与酒精依赖、人格失调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各种身心疾病等。Ammann[16]把沙盘用于1例严重抑郁症的女性并取得良好效果。李江雪等[17]把沙盘游戏用于治疗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大学生,经过了16次以沙盘游戏为主的心理分析治疗,患者在边缘人格的核心症状尤其是情感和冲动行为方面变化明显,各项神经症状均有了很好的缓解;各项人格问题也得到较好改善。Zoia[18]把沙盘游戏带进公共戒毒所,证明了沙盘游戏对药物依赖的患者同样有效。另外,她还运用沙盘游戏有效地治疗了1例患遗传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患者。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还将该方法应用于非临床人群,如在心理咨询、夫妻咨询、家庭治疗、企业和团队的组织和管理中的应用。整合了格式塔、催眠、角色扮演等方法。还有一些治疗师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学、家庭系统治疗理论的背景下使用沙盘,使之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心理教育
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并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运用。沙盘游戏的工作原则并非单纯以来访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在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如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特别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为学校心理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沙盘游戏尤其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陈顺森等通过一系列干预实验考察了沙盘游戏对缓解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效果并将其与放松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沙盘游戏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且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台湾的林明清[23]把沙盘游戏用于1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的治疗,经过16次的治疗,发现此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等问题都有了明显改进。樱井素子等对一所澳大利亚的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学校全体学生进行沙盘游戏的尝试,发现沙盘游戏对改善这些儿童的言语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有着良好效果。Van Dyk等[25]通过对幼儿园儿童一系列的沙盘游戏干预发现沙盘游戏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方式帮助适应障碍儿童缓解不良情绪及缓和内心冲突。儿童大部分难以用语言表述和宣泄自己的心理焦虑、压力与无助,这些压力和不良情绪使儿童表现为各种情绪、行为或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沙盘游戏恰恰为这些儿童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由宣泄消极情绪让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可以通过沙盘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因素,从而获得心性的修养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诊断
沙盘游戏不仅可以用于多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其发展过程中,沙盘游戏治疗师和研究者们还看到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的潜力。维也纳大学儿童发育研究者Buhler把沙盘作为诊断和研究工具,在沙盘游戏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把自己的技术命名为“世界测验”,并将其标准化。她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世界测验”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可以用来区分“正常人”和“病人”。她还发现,这种技术有助于诊断情感障碍或智力障碍。随后,有学者等[26]在“世界测验”的基础上,研究对象转向成人。他们将自己的这项诊断技术命名为“小世界测验”,研究证明了病人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教育心理学家Bowyer首次把世界技法用于儿童的临床指导并使此研究方法更加标准化,她制定了用于分析沙盘作品的5个评分标准(沙盘中所使用的区域、攻击性主题、对沙盘的控制、沙的运用和沙盘作品的内容),并且发展了分析正常和异常组沙盘作品的常模。除了区分正常与非正常之外,Bowyer还指出了年龄和智力因素对沙盘的影响。国内的沙盘研究者申荷永、蔡宝鸿等[1,27]以初始沙盘为研究对象,选取65个小学生测试,分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两组。然后把他们按照研究者在理论和临床经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初始沙盘主题特征编码表进行编码分析并计分,最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了对行为问题儿童具有诊断意义的沙盘主题特征。他们认为初始沙盘具有特殊和重要的诊断意义,不仅反映来访者的问题,也提供治愈的希望、线索和方向。张日异等[28]对大学生孤独人群沙盘作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沙盘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发现沙盘作品不仅反映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心理特质。由此可见,沙盘游戏具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和价值,对发现和诊断来访者的问题有着积极作用。
4游戏动作编辑简介
“沙盘游戏”是心理分析的一种,但它本身也包含着心理分析之“安其不安:医生与心理治疗”、“安其所安:安心与心理教育”、“安之若命:明心与心性发展”的三种水平的意义和作用。因而,“沙盘游戏”的操作或运作,是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分析之“无意识原则”、“象征性原则”和“感应性原则”,都仍然是“沙盘游戏”治疗的关键。
然而,相比较催眠、自由联想、积极想象、以及移情和梦的分析等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而言,“沙盘游戏”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申荷永总结以下“沙盘游戏”中的动作要点
得之于心
如何开始“沙盘游戏”,往往会成为首先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心理分析者可以向被分析者来介绍沙盘以及沙盘室的模型,包括沙盘的我,干的沙盘和湿的沙盘,以及推开沙子之后呈现的蓝色底面。但是,是否做沙盘则完全是由被分析者 自己决定的。避免任何迫使被分析都做水盘的因素,则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第一守则。
若是被分析得表现出了对沙盘游戏的兴趣,那么已经是有所动心了。作为分析者的指导语往往应该简单而且灵活,所表达的意思大致是:“这里是沙盘,这里是玩具模型,你可以随意去玩,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或你可以沙盘上摆放任何你想摆放的玩具模型,构建任何你想构建的画面。“
若是被分析者想做,那么被分析一般就会去架子上去挑选玩具模型。若是用《易经》之“感而遂通“的原理来说明的话,那么这种挑选是双向的。也即不仅仅是你在挑选玩具模型,那看似沉默不语的工,也在冥冥之中挑选你。至少,是无意识透过那沉默的玩具模型,让你来表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这已经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从双手触及沙盘中的沙子开始。那沙子的背后,积蕴着沙与水的象征性的意义,积蕴着与大地母亲的联系,积蕴着与集体地呼原型的沟通,着心的灵性与创造……而“沙盘游戏“的治愈意义,也包含其中了。
治疗的力量与决定性因素来自于游戏者的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治疗或影响。作为游戏分析者,其作用不是指导或引导治愈,而是唤醒游戏者内在的指引者,起到翔与守护的作用,发挥陪同与共同的效果。
应之于手
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有了心的感应,那么手的表现就有了深远的意义和背景,可以说是手在表现,在操作,而“心“在倾诉,在表达。俗语说的“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也就有了其“沙盘游戏”治疗的独特意义。
在“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就用他的双手,在构画着无形的内在感受。他可能从沙盘室的架子上拿起了某一玩具模型,用手感触着,挑选着,拿起来又放下。他也可能会在沙盘上,把某一玩具模型细心地放在适合它的益,左右上下移动着。或者,用手去抚摸某一玩具模型中所包含的记忆。实际上,游戏者使用的所有的沙盘玩具模型,都可能包含着个人心理层面或无意识层面的痕迹与记忆。而这种感性的接触,也是在一种自由、保护与安全的心理分析气氛中记忆的恢复与重新体验。
实际上,有的时候,游戏者可能并没有选择与使用玩具模型,而只是用手在水处抚摸或堆起某种沙的形状。但是,对于分析者来说,这亦然是心在表达。从沙盘上留下的手的印记,到由手的触动所形成的沙的流动与沙的形状,都属于沙盘游戏之心理分析的内容。就象梦的分析那样,透过那些形式的背后,就是心理的意义,或者是无意识的存在与表现。
形之于沙
游戏者最终会在沙盘上留给我们一幅图画,这正是许多有关“沙盘游戏”治疗的著述中所重点分析的内容。既然有‘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的酝酿,那么”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有了对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心理分析内涵的理解,我们知道这“文”与“理”是互通的,而金文之“文”寓心其内。“纹理”之线索、心理之深蕴以及理心之妙用也会尽显其中。
面对一幅沙盘图画的时候,我们是透过那图画的形式,在感受游戏者发自心底的表述,在感受其无意识的自发显现。有的时候,游戏者在完成其沙盘图画之后,甚至是在其游戏的过程中,会给你讲述其中的故事。便也可能只是给你留下了他的沙盘图画以及他的非言语的表达。
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游戏者搭建沙盘的时候所处的位置以及分析者所在的位置。其次,是沙盘图画所呈现的方向,是面对自己呢,还是面各分析者。然后,是沙盘图画中能量的流动性,可以从游戏者留在沙上的手动痕迹以及沙盘中玩具动感等予以观察。
尽管我们把沙盘称为“非言语的心理治疗”,但是沙盘图画在“说话”,它使用的是条例无意识心理学的象征性语言。比如,游戏者在沙盘中放了一只青蛙,那么青蛙所包含的神话与文化的意义以及青蛙自身转化的象征性意义,都在沙盘图画中以及游戏者的心理分析过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这只青蛙在沙盘中的位置、它与其周围的玩具模型的关系以及在多次沙盘图画中的出现、转移与消失,等等,都展现着游戏者内心变化及其治愈与发展的过程。
5作用编辑“沙盘游戏”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技术,适用于任何年龄,人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的参与,直观的显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可以很好的绕开咨询过程中的阻抗,沙盘游戏的优点是代替了人对思想输出的局限性。像说话,绘画,声音......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特别是孩子,他们总会对心理咨询师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活动性治疗方法和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沙盘游戏是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沙盘中运用沙具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可以使来访者的“自我自愈力”得以发挥。来访者在整个沙盘制作过程中,治疗者只需要采取“静默的见证者”接纳的、共感理解的、赏识的态度在旁边陪伴着。
6现状编辑从1995年开始,广东以及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数百家沙盘游戏专业工作室,范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和专业心理治疗机构等。
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暨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开发研制的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和设备,每年都有沙具的更新和操作技术的提升,专业使用手册已是第九版。这不仅有诸多博士和硕士的专业研究,诸多沙盘游戏治疗师的临床经验积累,也包含了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欧洲、美国和日本沙盘游戏治疗的有效整合。
日本的箱庭疗法,是在河合隼雄和Higuchi Kazuhiko等人的努力下,把卡尔夫创立的沙盘游戏治疗进行了日本本土化的改造。这对于沙盘游戏在日本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沙盘游戏,本来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暨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则是致力于求本溯源,在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来发展沙盘游戏。这不仅对于沙盘游戏治疗在中国的临床实践及其效果息息相关,包括对沙盘游戏在学校心理教育中的应用,而且对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的学术发展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分隔线----------------------------